胡集小学家校共育工作计划(2021年度)
海安高新区胡集小学家校共育工作计划
(2020-2021年度)
一、指导思想
本学期,我校将继续在市教育局、镇教管办的正确领导下,以及当地党委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,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解放思想,拓宽思路,不断深化教育改革,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,积极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。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建设内涵丰富、健康和谐,让社会、家长、学生满意的学校教育。
二、工作目标
1、以人为本,德育为先,均衡发展,深化教师的“行为规范”教育和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。
2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全力建设学习型、创新型、研究型师资队伍,打造“一专多能”型教师队伍。
3、狠抓教学常规管理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。
4、改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,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,对学校操场进行橡胶跑道的建设和改造。
5、打造学校特色,充分利用“南通市三星级心理辅导中心”的品牌,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。
6、妥善抓好家长学校工作,继续发挥“示范家长学校”的辐射作用,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氛围。
7、升华校园廉正文化建设,狠抓教职工思想的廉洁,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和清廉。
8、巩固A级食堂的成果,在继续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同时,加强学校安全管理,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。
三、主要工作
(一)突出德育核心地位,拓展德育实施途径,提升师生道德素质。
1、充分发挥德育处、少先队的作用,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制,使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化、具体化、系列化。进一步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,注重德育内容的实效性。德育处要有具体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,督促各班主任制定出学期工作计划,开好周会和主题班会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、信念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2、不断深入地开展“讲师德、比奉献、塑形象”的师德活动,整顿师德方面突出的问题,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、为人师表、教书育人的师德形象。
3、努力建设一支“服务型”的高素质行政队伍。完善我校评价方案,进一步加强教师良好常规习惯的不断养成,我校的行政队伍必须由原来的“管理型”转型为“服务型”。积极地为课程改革服务,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,为提高办学质量服务。
4、加强行风建设。用良好的教风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,用良好的学风约束学生的学习习惯,用良好的校风教育每一个胡小人树立自身的形象,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有责任感和集体感,利用校园宣传栏宣传学校的典型事和身边的优秀人。
5、进一步强化优秀班集体建设,在队伍建设上花力气。一是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,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;二是制定班级与校级学生小干部队伍培训计划,建立“红领巾”监督岗,发挥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,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貌;三是各班制定优秀班集体建设规划,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和班主任的创造才能,开展优秀班队会展评、优秀班队活动设计竞赛等活动,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班集体建设方法。学期末评选校级“优秀班集体”和“德育标兵”。
6、开展丰富多彩活动,全面服务学校德育工作。在本学期中,我们将结合植树节、学雷锋日、世界地球日、母亲节等纪念日,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,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工作,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环保、安全、卫生健康、心理健康、关爱、感恩等综合教育。
(二)立足课堂教学,狠抓素质教育,深化科研改革,促进交流和学习。
1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。
完善各种教学制度,规范教师教学行为。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贯彻、落实与检查,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管理。做到此项工作的经常化、制度化,奖惩分明。
2、继续做好提质减负工作。
要求教师提高备课质量,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,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,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发生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,从严控制学生作业量,作业布置形式要“讲科学、重实效、严要求”。
3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
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,以“小班化教学”课题研究为切入点,重点抓课堂教学改革。组织课堂观摩、专题研讨等活动。课堂教学活动要突显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,构建有效地教学模式,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。通过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,狠抓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。
4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。
实施校本培训,切实提升教师素质。加强骨干教师、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,以点带面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。挖掘教师个人潜能,发挥群体优势,提高教研的实效性。教师要按时参加各级教研、进修活动,做好记录,并及时将学习到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与其他同事交流。
5、强化教师自我学习。
采取多种形式,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。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专用时间进行业务学习。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;组织收看优秀教师的录像课;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,撰写教学反思、教学笔记,进行业务交流(教师的学习笔记、论文等)。加强校本培训与教研,加快提升教师素质。
6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。
继续开展校园信息化创建工作,努力构建数字化交流、学习平台,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,加强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,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。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达到资源共享、师生交流、家校互动、师资培训、提高效率、网络办公等目的,加快现代教育的步伐。
7、推进课外文体活动,加强体艺教育工作。
开齐、开足各项课程,特别是体育艺术课程要上足上好。及早安排专职教师培训学生,参加五月份镇教管办组织的“学生素质发展成果汇报”活动。保证学生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。做准做好两操,完成体育达标工作。
(三)妥善抓好家长学校和教育工会常规工作。
继续发挥“示范家长学校”的辐射作用,每个月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家长开展以“家庭教育”为主题的授课活动。学期中,及时召开以“家庭教育”为主题的家长会。组织广大家长参与“我的育儿心得”的家庭教育论文评比活动。并及时组织评奖,并将活动结果在学校网站上公布。对家长学校网站、班级记事、学科记事更新及时,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平台,让广大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而高效。
工会工作要做到细致入微,温暖每一位职工。充分利用节假日,组织所有教师参与体育、娱乐活动,活跃教师的身心。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,继续搭建一对一“青蓝工程”的深入实施,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成长。
(四)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开挖环境育人的新途径。
我们胡集小学作为省、市级“绿色学校”,本学期,我们将对校园环境、校园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新的改造,让学校的精神和魂魄渗透到校园的角角落落,全面提升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。精心设计教学楼的走廊、楼梯、画廊、宣传牌上的文明标语,时时处处提醒每一个学生,学做文明人,养成文明习惯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育人氛围;让崭新的校园文化感染、熏陶每一位师生;让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引领全校师生积极向上、埋头奋进!
(五)加强安全教育,创建平安校园。
加强安全管理,安全责任层层落实,严防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发生。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、消防、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常规教育,并做好各项安全预案的演练工作,让创安工作得到全面、深入、有效地开展。为了将各项安全制度实施到位,这学期我们将重点在校园安全工作上采取以下措施:
1、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。建立健全门卫值班、巡逻值班、防火防灾、卫生管理、防火安全管理、安全用电、体育器材检查、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。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,都做到了有章可循,违章必究,不留盲点,不出漏洞。
2、社会学校家长齐动员,群防群治群利。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,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,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、法制教育活动,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。
3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。利用班会、团队活动、活动课、安全教育课、德育活动、学科渗透等途径,通过讲解、演示和演练,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,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、防交通事故、防触电、防食物中毒、防病、防体育运动伤害、防火、防盗、防震、防骗、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。
4、强化安全检查,及时整治整改。做好对学校食堂、饮水卫生进行检查。对学校师生用房检查,教学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。同时,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综合整治排查,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上级反映,及时整改。
用户登录